引导中小企业走“专精特新”发展道路是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战略性举措。今年一季度,我国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发展韧性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。
“专精特新”是什么?为何备受重视?
在官方定义里,专精特新指的是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和新颖化。
它们专注于细分领域,长于精细化生产和精益化管理,在相关领域有技术和市场优势,创新能力强且产品新颖,属于小而精、小而尖、小而专,大多数以工厂型企业为主,是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,也被称为中国工厂里的“隐形冠军”。
“专精特新”在很大程度上是解决“卡脖子”问题的利器,我国虽然是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,但产业基础能力建设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。
这既有基础装备和核心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,也有产业链上“断点”“堵点”较多,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“杀手锏”技术的问题。
“专精特新”的灵魂是创新。我国经济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,科技创新既是发展问题、更是生存问题。
我们需要大量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唯有如此,才能连接“断点”、疏通“堵点”,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,最大限度解决“卡脖子”难题。
企业如何实现“专精特新”?
上云用数
“专业化”方面应该做技术创新、智能制造,用“上云、用数、赋智”确保企业的专业性。
精益生产
“精细化”方面要做工艺创新,要精益生产、精益管理,要有数字化车间。
文化创意
“特色化”方面,除了产品创新、技术创新之外,还应该有文化创意。
创新方法
“新颖化”方面除了产品创新、管理创新等还应该加上创新方法。
“专精特新”其实提炼出来的共性标签就是要“知识+软件+数据”,再加上创新的方法。
我们先回顾一下企业能力与生产要素变迁,企业能力是指企业优化配置资产、充分发挥其生产和竞争作用的能力,企业能力体现在很多方面,它由创新能力、生产制造能力、客户服务能力、财务能力、品牌能力、生态能力、数字化能力等构成。
萨维奇的《第五代管理》这本书中罗列了从工业革命以来,企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发展演变,第一代管理是面向农业的资源经济,第二代、第三代、第四代是工业时代晚期的资本经济,50年代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。而今是数字化时代,我们用到的软件、数据、知识都是很重要的生产要素。
2020年4月9日,国务院正式发文将“数据”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文件,与土地、劳动力、资本、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为生产要素之一。
从“刀耕火种”到“铁犁牛耕”到“机器作业”,再到“无人工厂”,生产力的变革带来了生产方式、管理方式、资源获取方式的巨大改变。
过去用账本、图纸等物理介质来记录的数据,这种数据只要距离远了、时间久了就会磨损、会消失,只有让“数据”不受时空限制进行传递、分享,把线下搬到线上,把实体业务搬到软件当中来,一次输入,全企共享,永续传承。这种“数据”才会越用越好用。
从软件交互层面来说,它就是数字化数据、数字化信息、数字化知识、数字化决策。
因此软件就做三件事:第一是输入数据,比如输入各种数组、光盘、传感器再进行计算,计算的时候搭一个数据模型,最后是输出数据。
这背后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AI算法,无论是机器学习模型还是深度学习模型,在不断发展过程当中,大家可以看到传统机器设备和ICT融合到一起,变成更加聪明的机器设备。
拥抱数字转型,提升数字战斗力
今天的数字化最重要的趋势之一是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。
根据数字技术对经济社会影响的本质区别,数字化可分三个阶段:第一个阶段是要素数字化,第二个阶段是业务数字化,第三个阶段是大家熟知的数字转型。
企业拥抱数字转型的三个阶段,在发展上是逐步演进,在层次上是由浅及深。
全国政协委员贺强表示:“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中小企业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、加速转型升级,有效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,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加快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中小企业摆脱困难、顺应环境求发展的必然选择。”
“专精特新”企业的数字战斗力,可以从 “上云、用数、赋智”做起,不断地把底层的要素数字化、流程数字化、活动数字化到决策数字化。
目前,我国在培育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的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4月份,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创新指数达到198.02,同比增长27.73%;包括招聘人数、投融资情况等在内的扩张指数始终保持相对活跃的高位。
2022年5月,国家将启动第四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培育认定工作。同时,围绕产业链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,形成协同、高效、融合、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,激发涌现一批协同配套能力突出的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。
联系我们获取一步云产品解决方案
一步云·供应链协同——链主企业、新经济品牌商深度供应链协同解决方案
一步云·内部协同——成长型制造企业数字化工厂综合解决方案